中国流失海外的国宝,为何追讨不回来?

2024-05-08 11:20

1. 中国流失海外的国宝,为何追讨不回来?

在每一个国人心中,都有个痛处。那就是由于历史特殊原因,国内很多稀世珍宝文物流失海外,有些则下落不明成为永久的遗憾。
从一百多年前开始,中国大量的珍贵文物就开始向海外流失,数量巨大,多为精品上乘之物.据说,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藏有中国文物一百多万件.宋元明时期,中国向海外大量出口瓷器,换来了很多的白银.以后大家都知道的了,很多的宝贝不是被抢,就是被骗去.还有的被贩卖到海外.
十二生肖兽首。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和2007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现已知鼠首、兔首2009年2月在法国一家拍卖行拍卖,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但短期内不会现身。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时至今日,这些珍贵的壁画和经卷大多散佚在国外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
清东陵九龙宝剑。这个东陵国宝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人抢去,从此下落不明。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这可是神奇宝物,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这个是传世唯一一个五弦的琵琶。这是唐朝的御用乐器,现收藏于日本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曜变天目茶碗。现收藏于东京静嘉堂文库,是中国南宋传世孤品。这个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福建建阳窑),是宋人斗茶用的,但是这个样子的,莫说举世无双,就连考古发现的大量瓷片中,也没发现任何一个类似的。
咱们国家流落在海外的文物浩如烟海,很多都是国宝,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是,基本上是由于战乱的原因,一部分是列强直接抢走的,一部分是咱们自己人趁乱走私到国外的。
《女史箴图》相传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在我们美术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存世的只有两幅临摹作品,一副是宋代的临摹,现藏北京故宫,另一幅更加珍贵的是唐代的临摹,一直是中国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据传是康熙的枕边物,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此图从圆明园盗出流落海外,1903年收入大英博物馆至今。
对于这些遗失在国外的文物,很多人的观点是“你抢了我的,就要还给我”,这要求是没错,但是没有什么用,人家不还你,你也没办法。
这些宝贝为啥要不回来呢?说起来有点复杂。
《寒江独钓图》
据《日本侵华对文物的破坏》一书作者孟国翔介绍,战后日本归还了一部分战时掠夺的文物,有多车,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较珍贵的,但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后由于多种因素我国没有再继续追讨。
首先看看文物流落到海外的原因,主要是三种途径。
第一,外国侵略者直接抢的。
这种情况,按照联合国的协议,应该无条件归还,没啥可说的。但事实上也要不回来,首先取证比较麻烦,这么多年过去了,很难证明这东西是抢的还是买的(当然,这有点耍赖)。
其次,就算证明是抢的,一般也倒了几次手了,现在的所有人很可能是私人收藏,总不能再抢回来,所以,也只能等人家拍卖的时候,咱们买回来。
第二,走私出去的。
这种情况,其实是卖给人家的,而且,一般也倒了几次手了,现在所有人也是花钱买的,合法拥有,这只能跟人家商量,想办法买回来。
第三,国家赠送的。
这属于正当途径,没理由要回来了,除非人家愿意还给你。注意,只要是中国的合法政府送出去的,比如清政府、北洋政府,就算咱们现在觉得不平等,也没有理由要回来了。
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敦煌壁画
所以,现在想让文物回国,也主要是以购买为主。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几桩大买卖,回购文物的金额动辄过亿,这虽然让文物回了国,但是也有负面影响,会对文物走私有刺激作用,说不定会加速文物外流。
关于这个问题,联合国是有协议的,战争期间掠夺的文物应该无条件归还。但是这协议更像是一个道德要求,其实没什么约束力,有些掠夺文物比较多的欧洲国家,根本不签署这个协议,就算签署了协议的国家,基本上也没有归还的。
大英图书馆金刚经
大英图书馆内藏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和地图。
这些国家什么理由呢?他们认为文物是人类文明的宝藏,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他们欧洲收藏的条件更好,所以,留在他们国家也是合理的,反正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嘛。
甚至,咱们国家也有一些人持这种观点,因为现实的情况是,流落到海外的文物一般都保存的好好的,留在国内的反而都毁了,
所以,咱们的国宝还不如留在海外。
这种观点,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是,是有很大问题的。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收藏的赵孟书法局部。
因为文物虽然是全人类的财富,但是,它毕竟是有起源地的,脱离了原属地,文物的文化价值是会降低的,文物和它所处的环境共同构成了文化传承。
比如说,敦煌的壁画、佛像,和它周围的环境都是文物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文化价值,光把壁画割下来,佛像拿走,不但大大降低了文物的价值,还会给文物原址带来不可挽回的破坏。
基于此原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是遵循“在起源地保护文化财产”的原则,建议文物回归原址。
所以,文物回国这件事,虽然很复杂,但是最终的目标,还是要接回来(当然,要用合适的方式,也得具备保存的条件),因为它们属于中国这片土地,在这里才能完整地体现它们的文化价值。
这是为咱们中国的文明负责,也是为世界的文明负责

中国流失海外的国宝,为何追讨不回来?

2. 中国园明园流失国宝有什么途径可以追回??

用法律追索国宝 

  今年的2月23日至25日,世界拍卖业的巨头佳士德公司,将要拍卖流失海外多年的圆明园12兽首当中的鼠首和兔首。估价高达两亿元人民币。

  对于这个消息,无论是国家文物部门还是普通的民众,反对拍卖的声音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但是佳士得公司的态度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在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目前已经回归的有5件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还有五件龙首、蛇首、羊首、鸡首和狗首铜像目前下落不明。鼠首和兔首可能是最后公开露面的两件。

  前不久,国内80多名律师自发成立了一个律师团,他们准备要打一场跨国的官司,对两件文物的持有人和佳士得拍卖行提出诉讼,阻止拍卖,追索国宝。这么大规模的律师组团准备跨国诉讼还是第一次,律师团能够追回国宝吗?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难题?

  律师团:横空出世

  1月17日,由67名中国律师组成的追索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诉讼律师志愿团,在北京召开记者会,表示他们在得知圆明园的鼠首和兔首,要被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后,一直在准备通过法律途径阻止拍卖。

  律师团的首席律师刘洋表示,他们已经起草了起诉书,做好了起诉方面的各种准备,报名参加律师团的律师也很踊跃。这些律师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有的律师就曾在法国留过学,而且学的专业就是法国文物保护。

  一位法国华侨知道中国有一个律师在准备起诉,给刘洋打电话说,你这样做,给我们中国人脸上增了点光。否则人家要卖,你这边继续跟人家一些道德劝说,人家依然要卖,我们从此不做声,这样做太窝囊了,一定要诉讼。

  律师团成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原告。

  原告:爱新觉罗家族

  根据法国法律规定,原告需要与事实有利害关系。

  最有资格作为原告出面的是圆明园管理处。

  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个人角度来讲,对于律师团的行动当然支持。“但说实话,毕竟现在文物在私人手上,而文物又不是这个人抢劫的,让他免费归还的可能性有多大?”律师团的发起人之一李兴锋表示,律师团当然希望圆明园能够参与到追索行动中,“我们和圆明园管理处沟通了若干次,但他们表示不出面、不参与。”

  律师团把眼光投向了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这个致力于抢救海外文物的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成立于2002年10月18日,也就是火烧圆明园的纪念日,副总干事牛宪锋之前与刘洋律师是认识的,但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并不愿意当这个原告。

  牛宪锋认为,到法国打官司,是不是对于法律的诉讼的程序非常了解?我们准备的材料和相关的一些法律的依据是不是有漏洞?法律诉讼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如果我们准备工作不足,从实现圆明园的鼠首和兔首回归来讲,一旦这个官司打不赢的话,实际上这条路已经堵死了。

  目前,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比较赞成的方式,除了回购、回赠,就是通过外交途径做非诉讼形式的讨还。

  转机出现在1月25日除夕那天:在香港注册的一个社团法人,全球爱新觉罗家族宗亲会的会长爱新觉罗朱迪先生和律师团沟通,表示愿意做原告。爱新觉罗家族是清皇氏的后裔,圆明园兽首当时应该算是他们的家族财产。

  刘洋认为爱新觉罗曾是皇室家族,圆明园曾是皇家园林,在当时,它属于皇室所有。按照法国法律规定,有些团体和协会尽管没有法律上的关系,但与事实有一定的关联也可以提起诉讼。

  经济困难:预付诉讼费

  原告找到了,但另外一个问题又摆在律师团面前:预付诉讼费。

  一个诉讼,律师可以不收费,甚至于律师的飞机票也可以自己掏腰包,但是在法国诉讼,法院要向外国人收取一定的预付诉讼费。

  刘洋律师分析,要按照我们的这个争议的价值两亿来计算,诉讼费大概是40万人民币左右,而且如果有好的诉讼结果,比如判决返还,同时要给对方当事人进行一些赔偿,这个费用恐怕要几百万,我的律师团恐怕没有这个能力把它拿回来。

  爱新觉罗朱迪表示,他们年龄都很大了,经济都很拮据,他们没有能力来拿这笔诉讼费用。

  春节期间,刘洋硬着头皮向一些朋友张口,但这样大的数额,还没有人愿意出。

  时间很快到了二月初,正在律师团为诉讼费用苦恼的时候,深圳新达房地产公司给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打来电话,表示愿意出资40万元来支持追索活动。

  律师团:提交律师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月9日,81人律师团向佳士得及相关方面提交了律师函及声明。

  律师函声明鼠首和兔首是外国人从中国抢掠的,如果佳士德代理拍卖了这两件文物,他们的行为等同于销赃。

  律师团还给鼠首兔首的所有人发出律师函,郑重声明这两件兽首是中国的,中国人将通过一切必要的手段追索回来。
  

3. 各位帮帮忙啦~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目前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里,陈列着上百万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外流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在当时的侵略战争中被列强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有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军阀,以极低的价钱买下后偷运出境。

    曾经有人算过一笔账;假设现在海外流失文物有100万件,花钱买回一件平均用1200万元左右,就需要12万亿元如此大的天文数字。国家文物局每年的博物馆征集经费总共不过100万元,而我国现有各级文物部门所属的博物馆有1200座。连一些国家级博物馆一年也只有几十万元征集经费,到省级博物馆仅有几万元,连一件像样的明清官窑瓷器都买不到。

    在这种形势下,通过民间渠道、利用经济手段实现国宝回归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渠道。在欧美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博物馆就是由企业或财团兴办,仅有少部分博物馆是国家兴办并具体扶持。由于有强有力的支持,许多著名博物馆一年的文物征集费都达上亿美元。而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却几乎全部由国家出资兴办,经费由国家拨付。

    2002年10月,启功、冯骥才、李学勤、谢辰生等300多位文博界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共同发起组建了一家民间公益组织——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这是国内第一个以此项任务为目的的民间组织。这个组织从收集流失文物线索和广募资金入手,不但协助政府追索文物,而且动员各界力量积极回赠文物。当那些重点珍贵文物面临再次流失时,基金会将斥资回购,并将之放在国有博物馆收藏。

    据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主任张永年介绍,2003年7月5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发布《“国宝工程”宣言》,宣告“国宝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为抢救流失海外文物而启动的全面、系统、长期的社会工程,宗旨是协助政府,动员社会力量,联合国内外尊重人类文化遗产、热爱中华文明的组织和个人,广募资金,多渠道促成流失海外的国宝早日回归祖国。2003年9月,全国政协常委、港澳著名企业家何鸿?捐资购回流失海外140余年之久的圆明园猪首铜像。这是“国宝工程”启动后,运用民间力量抢救回国的第一件国宝。

各位帮帮忙啦~

4. 流失在海外地圆明园的珍宝有没有回归之日??????

  今年5月初起,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首次组团赴日本淘宝。近日,“国宝工程日本淘宝之旅”的第二期活动已经成行,又一个淘宝团飞赴日本。

  其实,文物的话题一直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加热。专项基金的张永年主任和副总干事牛宪锋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且流失文物数量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人们对海外流失文物的关注也成为趋势。

  文物“流失” 超一千万件“藏”海外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是另一个数字: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这两个统计都反映了一个接近的数据: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但不应都认为是流失文物。”牛宪锋说:“准确地讲,应称为海外藏中国文物。流失文物应该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因战争被劫掠的文物,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国外的文物。具体数量难以统计。”

  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

  张永年告诉记者,这1000多万件“海外藏文物”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包括书法、绘画、瓷器、陶器、雕塑、铜像等各类珍品。

  在分布上,主要在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仅在大英博物馆就馆藏中国文物2.3万多件,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珍品和绝品。

  流失文物是笔糊涂账

  近年来我国花两个多亿回收了204件文物。有人据此计算回收1000万件海外中国文物需要多少钱时,牛宪锋认为这算的是笔糊涂账。

  他说:“有些文物是想买都买不回来的,有些根本就不能买回来,有些是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关键问题是必须搞清文物的性质。”

  连线·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展总最忙碌

  大英博物馆公共事务处经理汉娜·布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总数约有2.3万件之多。据介绍,这些中国文物受到了参观者的热烈欢迎,中国文物展总是最持久最忙碌的。不过,汉娜表示,目前博物馆还没有收到任何中国官方关于文物归还的请求。

  连线·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每年保管费数万美元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媒体接待办公室的林斯女士告诉记者,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收藏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物品,这些珍贵文物一直得到了博物馆最为精心的呵护,博物馆每年在保管这些文物上就要花费数万美元。(文/实习生朱京生)

  文物追回

  回流三形式:回购、讨还、捐赠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宗旨是抢救流失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张永年和牛宪锋告诉记者,就目前而言,面对非正常手段流失的文物回流主要有三种形式:回购、讨还和捐赠。

  回购——比较常用的市场手段

  回购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市场手段。因为文物在市场的自由流通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机会更多,但有时也难以肯定其是以何种方式流失的,如果被人转手,找到当事人查清文物流落过程也往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同时,文物的天价和回购的资金不成比例,往往使回购半途夭折。首先,专项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社会募捐和企业捐款。但企业往往希望把通过其捐助回归的文物藏于其企业内,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矛盾。同时,社会募捐也总是鲜有成效或难达目标。

  成功案例:捐款回购圆明园猪首铜像据介绍,猪首铜像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时流失海外的。2003年春天,文物专家从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铜像,经过艰苦的谈判,美国人最终同意转让给中方。澳门富商何鸿燊先生得知此消息后,2003年9月,他向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近700万元购回圆明园猪首铜像。

  讨还——最难以成行的回流方式

  讨还是目前最难以成行的文物回流方式。因为一旦要求他国归还所藏我国文物,可能就会牵涉到很多遗留的历史问题和历史事实。牛宪锋告诉记者,讨还的对象应主要针对战争中被抢掠的文物,尤其是壁画、佛造像这类的不可移动文物。讨还目标:《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由乾隆年间的两位宫廷画师依据圆明园最美的四十处实景绘制而成,是现存唯一能够全面反映圆明园原貌的诗歌绘画作品。在圆明园大劫中,被法国的杜潘上校抢走,后来在法国巴黎的国家图书馆保存至今。如果对方一旦答应归还,张主任说可以采取适当的文物交换方式,或者可以提供逼真的复制品供他们展览。

  捐赠——需要有识之士的帮助

  张主任说,以捐赠的方式回流的文物不乏先例,但捐赠首先需要的是文物持有者在思想上达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毕竟任何一件文物都价格不菲。但现阶段,真正有此善举的有识之士依然为数鲜少。成功案例:捐赠颐和园佛香阁铜窗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侧铜亭宝云阁流失的十扇铜窗,就是美国国际集团友邦保险公司创办人斯达先生的基金会于1993年从法国收藏家手中购得,并无偿送还中国。

  中国文物在海外

  英国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是欧洲,其中以英国所藏最多。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不列颠图书馆,剑桥的费茨威廉博物馆、剑桥大学博物馆,牛津的亚士摩兰博物馆,爱丁堡的皇家苏格兰博物馆,都有大量的中国文物大英博物馆中国收藏中以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为引人注目,青铜器包括商双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法国在欧洲国家中,法国收藏的中国文物仅次于英国卢浮宫博物馆中国文物达3万件以上,尤以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的收藏量达6000多件巴黎市立东方博物馆所藏文物与卢浮宫不相上下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敦煌文物达1万多件,其中敦煌书画的三种唐拓本是稀世珍宝美国有世所公认的七大收藏中国文物的中心: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纽约市艺术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共有10个中国文物陈列室,分为雕刻、绘画、铜器、陶瓷等。在古代绘画陈列室中,有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历代帝王图》等

  日本

  全日本现有1000多座博物馆、美术馆,几乎都收藏有中国的文物

  东京国立博物馆

  有中国艺术品和考古资料1万余件,以唐三彩居多,所藏书画包括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等

5. 把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全都追回来要付出多少代价?

今天这样的场景,您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我在想,大英博物馆里的敦煌文物怎么办?把他们“数字化”回来!2017年12月29日下午,北京国子监,腾讯与敦煌研究院战略合作暨“数字丝路”计划发布会论坛,这段关于敦煌未来的对话温暖开场。事实上,追回文物似乎有点偏离这场对话的主题。但谁说追回文物不是敦煌未来的一部分呢?我们先从此次活动的初心开始说起吧。提到敦煌,你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有那么点高冷,有那么点遥不可及?“故宫一年的访问量远高于敦煌,但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只能不到2000万。但在互联网平台,1个月时间里,年轻人创作的表故宫表情包下载量,就可以有4000万。”活动现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这句话可以很好地为大家理解,敦煌未来怎么办?数字化是最好的出路。敦煌在数字化的道路上遇到了腾讯,这个转型为科技+文化的互联网公司正有意用科技推动文化的破壁,用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与大众化,此前和故宫的合作无疑是成功的范例。2017年12月29日,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腾讯与敦煌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携手启动“数字丝路”计划,致力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交流。没错,就是双方合作将敦煌打造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IP,这个IP和故宫式IP一样也不一样。“我一直在讲,其实一个国家的文化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国家的IP史。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也一直在想有没有可能,用我们的泛娱乐能力,来打造一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明星IP,来一起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当天发布会现场,“泛娱乐”概念的提出者、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一句话总结了2017年和长城、和故宫、和敦煌的合作。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对于此次和腾讯的合作也表示包含期待,“敦煌文化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结晶,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是一种网络,它不是一个单个的路,是一个路网。我们今天互联网也是一个网络,敦煌是那个网络的结晶,我们希望在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能够拉近我们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们的距离,把我们整个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一种文化形态。”关于敦煌,关于数字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王旭东和程武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刚才论坛开始的时候,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就是说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包括其它宝贵的国家文物,如果它们回不来了怎么办,可以把它数字化回来,我觉得这于国于民,于一个国家的尊严和文化自信都非常重要。这部分工作敦煌研究院是不是已经在做,或者接下来准备怎么进一步突破,腾讯怎么配合做这个工作?

大英博物馆藏敦煌壁画王旭东:敦煌研究院已经和大英博物馆,包括法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等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这部分敦煌文物数字化。有一些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回归,包括法国藏的5000卷敦煌经卷的高清数字文件已全部回归到敦煌研究院,可以免费使用。


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敦煌遗书  图片来自法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下一步我们可能是与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这些机构合作。大英图书馆专门有一个国际敦煌项目(IDP),致力于讲包括大英图书馆收藏的敦煌藏经洞文献和其他国家收藏的藏经洞文物数字化,实现全球共享,我们都是合作伙伴。但是没有上升到比较高的层次上去,推进速度比较慢。将来我希望有更多像腾讯这样有科技实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能够参与到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工作中,展现更多的文化担当。程武:这个我简单补充一下,因为这个方面的工作,我们更多的是一个科技和文化的赋能器,所以说像敦煌研究院这样的合作伙伴,只要有需求,我们义不容辞。我们有科技和文化的实力,也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就像王院长讲的,我们应该有文化担当,这个方面我想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参与进去。
2.之前敦煌也做过很多数字化的项目,怎么样能让这些成果在这次合作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提升呢?针对具体合作的项目,比如说动漫,是否有一个时间表?
王旭东:看来你去过敦煌,看过我们的数字展示中心。这样的数字展示相对小众,主要是针对来到敦煌的游客。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展示,可以让游客提前了解莫高窟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可以提前了解一些特殊内容,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在洞窟里面的停留时间。过去我们所有对游客的讲解,都是在洞窟里面完成。现在,许多讲解工作我们在数字展示中心就完成,这样使得莫高窟过去一天只能容纳3000人的承载量提升了一倍,现在一天可以接纳6000人。

莫高窟-第220窟-主室-南壁-乐舞(局部)。 敦煌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供图

莫高窟-第220窟-主室-南壁乐舞(局部),虚拟修复后。 敦煌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供图
但现在,我们跟腾讯的合作是通过互联网,这个面向的是大众,而且是主动学习式的互动。我们把敦煌文化以不同的形式,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这些形式包括游戏、音乐、动漫,当然也包括AR、VR技术的产品创作。如果没有互联网平台,我想敦煌文化的传播速度是非常慢的。去敦煌的游客一年是170万,故宫是1700万,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对我们的触动。敦煌石窟文化是通过古代的“众筹”而生,它是通过由老百姓(民间)完成的,是很接地气的一个文化,而且它很多元。我们希望今天干的这个事儿,也能让敦煌石窟文化继续融入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继续不停地融合碰撞。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文化时代。我觉得目前敦煌文化的传播的最大问题在于我们的人才和能力不足。所以腾讯是不是真有这样一些人,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敦煌文化的挖掘中,再创新、转化、呈现?敦煌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投入到VR、AR、动漫、游戏这些项目中来?这些人的参与,是配合还是主动有兴趣,这些都很重要。3.关于新技术,我看到之前有AR和VR这方面的元素,未来可能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两位能不能谈谈这种新技术对文物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在哪?王旭东:新技术的引入或者应用,确实值得我们积极去做。但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技术再新、再高,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没有内容,就只是炫技术,不是真正传播我们的文化。面对这些像敦煌石窟这样的传统文化,你怎么提高它的价值,怎么跟这些技术结合起来,怎么让孩子们甚至大人都能从中获得一种快感,或者获得我们在参观时所不能得到的全新感受,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两家的合作,一定是深入的,不是浮在表面的合作。我们的团队跟腾讯的团队必须要相互理解,我们要了解腾讯的技术,腾讯也一定要了解敦煌文化的价值。我们到底要传达出什么内容,重要性可能是高于一切的。不能让大家感觉这个技术很高级,但却不能借这些技术很好地感受内容。像VR、AR、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只是手段,内容始终是非常重要的,腾讯也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我们才能达成这样的共识,我们签战略合作协议是非常慎重的。程武:新技术包括很多方面。第一个方面,可能几年前,我们说云技术就是新技术。但现在,云技术已经变成一个大规模商业应用了,我们也希望用腾讯云既有的存储技术和智能运算,能切实帮助到敦煌研究院在图像及数据采集等许多工作上的优化。第二个方面,大家看到的AR虚拟现实和VR增强现实技术,是现在比较热门的技术,但在应用上还不是特别广泛。但我们觉得在科研领域,如何让人们更有身临其境感在互联网端体验敦煌文化?这个是可以做大量功课的。因为AR和VR的商业应用肯定是在往前走的,未来的3-5年里就可能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应用。我们的技术团队会持续地跟王院长的团队一起探索,如何让技术与敦煌内容更好结合,不断提升用户体验。那么第三个方面,就是AI人工智能了。人工智能现在还是一个前沿研究,包括腾讯在内的许多国内外企业,都在这方面开始进行大力投入,我们也在全球范围内邀约人才,正在组织一个非常有技术实力的人工智能团队。所以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有一定的积累,在一些方面也已经有突破,而且许多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已经融入到我们公司的具体业务之中。外界比较多听说的,我想可能是我们的围棋“绝艺”AI, 通过一年多的发力,已经连续拿了2个世界人工智能的围棋冠军。另外,在医疗方面,我们的“腾讯觅影”AI,现在已经实现了辅助医生对早期食管癌、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进行筛查,更高效更准确发现病魔,其中对早期食管癌筛查准确率达到90%以上。同时,利用自然语音处理海量病历,“腾讯觅影”的AI辅助诊断能力能识别超过500种常见病种,有助于辅助医生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率。这些只是举例,基本上,腾讯在游戏AI、社交AI、内容AI和平台工具型AI都有很系统的探索,基于技术积累,以及利用云平台提供开放性的解决方案,如基于图像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及深度学习等能力。我们一方面立足腾讯的业务,利用AI来优化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保持开放心态,把研究结果分享给社会。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刚刚开始,但它和各个产业的结合都充满了想象力。但是,怎么样可以把人工智能,有效应用到像敦煌这样的传统文物和文化保护项目里,真的就像王院长讲的,需要我们在尊重文物、尊重历史,尊重内容本身的基础上,两个团队充分加深相互理解。我觉得这个需要专门的团队坐下来,做深入紧密的研究。

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 

莫高窟第249窟
4.我对开放的传统游戏数字图书馆这个项目比较感兴趣。现在在敦煌壁画中,大概记载了多少种中国古代游戏,有没有计划先做哪一个?王旭东:敦煌壁画中的古代游戏,之前没有人专门研究,现在开始梳理了。
程武:我们双方在前期,先是有一个使命共识,然后找到具体切实可行的方向开始筹备。这是起点,我们今天是宣布合作。但是成果性的东西,大家可能需要耐心等待一些时间才能看到。比如开放的传统游戏数字图书馆项目,这是腾讯互娱首个CSR项目,也是我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与中国企业利用数字技术保护传统游戏方面的首次携手。在这次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中,腾讯团队通过做功课,发现敦煌壁画上记载了几十种曾经在丝绸之路上流行的传统游戏。于是我们就和敦煌研究院团队伙伴探讨,能否通过线上游戏、VR游戏、AI美术作品等形式,活化再现敦煌壁画中的这些传统游戏,以及它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两个团队做,还设想引入我们已经建立联系的高校青年学生创新机构一起,让更多有想法有技术的年轻人也加入起来,一起来为敦煌文化活化添砖加瓦。但今天让我们俩给大家一个时间表,做一个具体的计划,我觉得,还是不要给下面的团队太大的压力。我觉得互联网的方式,不仅仅是把我们双方团队融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通过腾讯作为连接器,我们还可以把所有年轻人和其他创作者连接到一起。再举一个例子,腾讯与故宫的合作,最早的发布会,可能我跟单院长也没有太多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但是合作4个月后,单院长把故宫的几个IP,以及一些文物形象授权拿出来,在腾讯NEXTIDEA项目里,我们开放给年轻人创作,年轻人用他们的聪明与热情,在对故宫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表情包创作,上传一个月时间里,就有4000万人下载。所以即便像我们刚才所说,故宫一年的访问量远高于敦煌,但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只能不到2000万。但在互联网平台,1个月时间里,年轻人创作的表故宫表情包下载量,就可以有4000万。举这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为什么说我们是一个连接器? 我们通过腾讯的能力,可以把整个社会,对这件事感兴趣的亿万用户,包括年轻人、年纪大一点的人,甚至小朋友们都可以连接在一起,在腾讯与敦煌的合作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各自对的敦煌的热爱与兴趣,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将作品上传到网络,为敦煌文化的传承与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这个对我们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敦煌壁画《九色鹿王本生图》局部图目前敦煌的文化,在年轻人中的认知,可能除了每年170万到敦煌的人的直接感知,更多的人,还是看到和记住了上世界80年代的《九色鹿》,但实际上有非常都好的内容。我们相信影视和动漫等形式会,让敦煌文化有更多其他的承载,腾讯和敦煌合作之后,一定会帮助敦煌文化在大众层面绽放更多生命力。同时,我期望接下来我们可以有像《九色鹿》H5这样的互动作品出现,我们也可以把更多敦煌壁画上的故事,以更多丰富互动的形式生动展现出来。其实我们都只是抛砖,更多还是希望能够引发亿万用户参与的欲望。文化不是一家公司能做成的事情。5.因为敦煌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IP,包括敦煌本身也是非常好的IP,会不会推出相关的影片?程武:目前双方团队第一步的沟通里,还不包括影视,但我们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我觉得做文化不能太着急,文化最急不得,何况还是敦煌石窟这样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所以还是要一步步来。除了运用很多互联网科技的保护举措,以及动漫和游戏的合作,我们也一定会去思考如何在影视创作过程中,更多汲取敦煌石窟文化的精髓。至于具体怎么做,还需要双方团队不断的碰撞与论证。

把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全都追回来要付出多少代价?

6. 中国有哪些知名文物在国外

数不清了,特别是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就收藏了稀世珍宝2万3千件万多文献古籍6万多等等,从远古到清朝都有收藏,有甲骨文、青铜器、天文学中的《敦煌星图》,文画作品中的《永乐大典》,科技文献等等各个领域,英国的其他博物馆也有收藏,就更别说其他国家了,再加上文物买卖转手流给了私人收藏,这就更加说不清了。虽然中国的文物外流是最为心痛的,但也成为了一种保护,在"破四旧"是中国文学历史的黑暗一章,许多文物度过侵略战争却没能度过国人的偏见。所以只求外国能好好收藏中国的文物,要回不可能的,除了战争还能有什么能解决?

7. 流失在海外地圆明园的珍宝有没有回归之日???

内心希望有这么一天,但是就目前中国的现状来讲中国还没有这个实力和能力来拿回和保护这些流失海外的国宝。
  首先中国没有这个经济能力来买回这些东西,那些诸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里的东西也不会这么轻易的买来买去,那些华侨买回来捐给国家的国宝基本上是从那些2战老兵或者后代手上买回来的。
  还有就是中国对文物的保护措施远没有国外的完善。

流失在海外地圆明园的珍宝有没有回归之日???

8. 中国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

每每说到这话题,我都叹息,偌大的国家,竟然被那样的欺负,我也憎恶人类的无知野蛮,那么多文物我看至少有5千万文物被掠夺,上亿件被损毁。